Jamie 專欄 #018|帶著相機出走舒適圈!那些國外拍攝的二三事

 
空間/ PTANG STUDIO @ 新加坡

空間/ PTANG STUDIO @ 新加坡

 
 
談到國際間的合作有幾種意義,一種是我們出國去拍攝,一種是外國人在台灣做的案子,找我們合作。這兩種形式都是跨國跨文化的溝通執行,會讓彼此產生不同的火花。這回就來跟大家聊一些我們之前出國拍攝和跟國外客戶合作的經驗。
 
 
空間/ Kimpton Da An Hotel @ 台北

空間/ Kimpton Da An Hotel @ 台北

 
 
空間/ 好室設計 @ 北京

空間/ 好室設計 @ 北京

 
 

使用相同的東西,在熟悉的環境做一件事情,跟待在不熟悉的環境,做同一件事情,其實是兩碼子事,這之中有許多必須去克服及冒險的地方,因此會造就其有趣且吸引人之處。2020 年之前,我們出差拍過好幾個國外的案子,其實也陸續談定當年度包含日本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的國際案,可惜後來因爲疫情只好全數取消。


在國外跟在台灣本地執行,有哪些不同跟困難點?

 
 
空間/ 長禾設計 @ 深圳 Skechers Building

空間/ 長禾設計 @ 深圳 Skechers Building

空間/ 長禾設計 @ 深圳 Skechers Building

空間/ 長禾設計 @ 深圳 Skechers Building

 
 
 
 

出國 VS 台灣拍攝的差別


首先就是「器材」,我們必須把自己(人)跟需要用到的器材全部帶過去。


在台灣再大的腳架、行李、攝影包、燈箱等,開車或搭乘高鐵是沒什麼問題。但到了國外就會有很多限制,除非跟當地設備公司租借,還是有固定的廠商可以配合,否則我們基本上會把所有習慣的器材帶去,攝影機、腳架、筆電都是必備,誇張一點還會需要補光燈具,甚至考量到器材無預警損壞的可能,在國外沒辦法像在台灣馬上附近買一個,所以每項東西幾乎會帶到雙倍的數量,光相機大概就有四台,其他的鏡頭、腳架等等,都是 x 2 做計算,減少任何風險的發生。

 
 
空間/ 工一設計 @ 常州

空間/ 工一設計 @ 常州

 
 
空間/ 工一設計 @ 常州

空間/ 工一設計 @ 常州

 
 

除此之外也可能會遇上出發拍攝的前幾天,其中之一個案場突然因為業主對於塗料所呈現的感覺不滿意,要求場地拆掉重做,以至於裡面跟毛胚屋一樣的不預期狀況發生。

 
 
 
 

把自己準備好,迎接機會到來


通常跟國際客戶合作前,他們會用各種方法進行篩選和比較,像是我們的作品夠不夠好到可以呈現客戶想要的內容?國際上是不是具有知名度的品牌(可能會偏向找比較有名望的公司合作)?除此之外,英語溝通能力,後勤修圖的能力都是評量之一。他們會把所有的細項綜合起來評估,看你是否有達到內部的審核標準。


在前期繁複洽談的過程中,除了需要提供作品集,透過越洋會議溝通,甚至還可能得提供過往合作過的拍攝經驗,以及實際執行方式供他們充分了解。

 
 
空間/ PTANG STUDIO @ 新加坡

空間/ PTANG STUDIO @ 新加坡

 
 
空間/ PTANG STUDIO @ 新加坡

空間/ PTANG STUDIO @ 新加坡

 
 

當客戶一旦信任,決定邀請你合作時,其實他們是非常厚待的。像去新加坡及廣州工作的拍攝,客戶就安排我們飛商務艙,讓大家舒服飛行,也很尊重我們,對攝影師的構圖取角、時間控制,拍攝行程,基本上都安排合理的工作時間,不會超時,這是一個跟我們所在的環境文化可能不太一樣的地方。在台灣,大家有時會想說稍微 over time 一點沒關係,雙方互相幫忙一下。國外則更尊重專業,願意付出等值的金錢去換取需要的成果;不過相對的,換不到或他認為不值得時,通常也會無情地打臉和翻臉。幸運的是之前遇過的外國客戶,都算十分禮遇我們。

 
 
 
 
空間/ 蟲點子創意設計 @ 廣州

空間/ 蟲點子創意設計 @ 廣州

 
 
空間/ 蟲點子創意設計 @ 廣州

空間/ 蟲點子創意設計 @ 廣州

 
 

多國人士一起合作溝通更重要


另一種經驗則是在台灣當地的跨國合作。以金普頓大安酒店( Kimpton Da An Hotel)的案子為例,雖然地點在台北,但其中融合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業主與品牌執行團隊,我們在拍攝時就會有多元方向的衝擊跟拉扯,這麼多個對口很混亂、也很美麗,也看到國外的藝術總監對於細節的見解和執行態度。每一個不一樣的前提設定,都將促成更獨特的創作

 
 
空間/ Kimpton Da An Hotel @ 台北

空間/ Kimpton Da An Hotel @ 台北

 
 
空間/ Kimpton Da An Hotel @ 台北

空間/ Kimpton Da An Hotel @ 台北

 
 
 
 

這些跟國外客戶合作的經驗,我常會把它套用在國內的拍攝,看能不能行得通。雖然有時行不通,但我想是一個經驗跟思考。拿時間控制來說,在國外拍攝,我們的想法會著重在用什麼樣的時間跟方法,可以把作品特性呈現到最好?以上回新加坡的拍攝案來說,因為當時是雨季,容易下雨和天黑,因此那回把拍攝時間拉得很長。20幾坪的空間,我們可能平常不會拍到那麼久,但把外在因素跟第一次合作的情況納入執行中考量,我們便決定將時間拉長,而客戶仍會接受。在台灣可能因為較講求CP值的做法,就會有客戶想說由於空間不大,能否一天的拍攝再額外加入一個小空間,或是附近有個案子,能不能再多拍一件。

 
 

外頭下暴雨

 
 

這兩種完全相異的思考點沒有絕對對錯。外國人的邏輯是將作品的好處跟優點極大化,其實我們不用那麼多東西,一個特點夠強,就足以幫助設計師達成很多事情,包含好的宣傳行銷,甚至得獎,為公司帶來利益。所以他們會把所有的資源投注在上面,攝影師需要多少資源和時間,會全力協助來完成。那在我們國家的經驗,就是文化上的差異,大部分會希望「多一點」比較好,就多這件事情的質量思考不太一樣。有時我們希望做對的事情,但現實面會比較難落實一點。

 
 

解決文化差異的趣事

 
 

吸收不同文化觀點,轉換成獨一無二的視角


還有一個特別的生態也想跟大家分享:國外有種形式是攝影師在全世界找尋好案子拍攝,團隊再把照片結合文字報導,販售給不同的國際媒體,因版權在攝影師手上,他可以賣給很多客戶。儘管收入也能很可觀,但在賣出前得自掏腰包飛到異地,並自付食宿等支出,屬於滿不一樣的商業模式。

 
 
空間/ 好室設計 @ 北京

空間/ 好室設計 @ 北京

 
 

之前有次跟來臺灣拍攝的攝影師接觸到,由於攝影師和設計師正好需要一些溝通上的協助,就商請我輔助合作。透過他們拍攝的方式,你會發現各種文化在詮釋影像這件事的觀點有滿大的不同,都在是講空間,但因為閱聽對象居住地、使用習慣的差異,講述的地方就會不一樣。那我就是去觀察他的不同,再想說如果是我在講這個故事,可以怎麼透過個人的理解和認知去幫空間加分。我也會回歸到另外一個問題,我們可以去想像他們在這邊的生活方式與可能性,哪些可能性可以被開發


看過很多不同國家的人如何聊空間、詮釋空間,會幫助我們的思考,這些東西當我們把它轉換成影像時,可能就更容易有跟其他攝影師不同的角度跟切入點!

 
 
空間/ AfterBuild (HK-based) @ Taipei

空間/ AfterBuild (HK-based) @ Taipei

空間/ AfterBuild (HK-based) @ Taipei

空間/ AfterBuild (HK-based) @ Taipei

 
 
空間/ AfterBuild (HK-based)  @ Taipei

空間/ AfterBuild (HK-based) @ Taipei

 
 
 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
 
 

SPEAKOUTJamie Locolumn, jamie, tod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