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專訪 ] 「家是不斷改變的動態形式」 一 與好室設計總監陳鴻文聊四次搬家歷程,以及設計對應生活的留白論

 
 
 


自數年前的第一場拍攝開始,好室設計 總監陳鴻文(Ivan) 與 HC 主理人 Jamie 兩人,一直是一起成長的夥伴兼好友。這麽多年以來,不論是 Ivan 公司內部的發展,他在不同階段傳達的設計手法與風格呈現,各式各樣的空間實驗;抑或從單身到結婚買房,孩子陸續出生的家庭狀態,Jamie 可說是全程見證 Ivan 生命中的各種轉變。當然,也包括搬家這回事:「Ivan 應該是我認識的設計師之中,搬過最多次家的人!」


幾個月前,我們甫拍攝 Ivan 住進好一陣子的新居。合宜的尺度安排,流暢的動線規劃,舒心寬敞的環境氛圍,加上眼前各據一地的設計師家具,明顯看見他極為獨樹一格的美感構想,心裡已是暗自讚嘆多次,「真不愧是 Ivan 家啊」。更讓人不禁驚呼的是,這些收藏品等級的傢俬,並非單純為了漂亮而擺放在那 —— 每一樣存在,都是無時無刻,確切與這一家人生活的光景。

 
 
 
 

住過那麼多家,也操刀這麽多間住宅設計,由 Ivan 與 Jamie 這對好友對談關於「家」的看法和實際體現,再也合適不過。因此上週我們南下豔陽高照的高雄,二度造訪 Ivan 私宅,除了聆聽他各階段的居住故事和觀點,如何將自身經驗反饋到設計上,同時也交流時下爸媽必須略懂的在地寶可夢機台攻略(誤)。

 
 
 
 

「回來是因為我還是比較喜歡南部的生活環境。」曾在臺北經歷過求學和工作階段,由於深覺南部的生活節奏跟步調稍微再慢一點,而慢一點,會有更多時間思考,Ivan 最後決定先回南部試看看。他有感而發地說,「每個城市都進步得很快時,慢下來,反而可以看到比較多東西。」其實當時的時空背景,尚以華麗古典的裝修樣貌為主流,很少人做像 Ivan 這類的設計,或許有人會擔心,是否因接受度很低,所以才沒有人做;不過他卻反其道而思,「我也會覺得沒有人做,可能就是一個機會。」


起初在屏東開業的他,後來發現將近 80% 的客戶都在高雄,這才正式遷移定居高雄,成立一個簡單的工作室。那時的狀態,一二樓是辦公室和工作區,住所就直接座落在三樓,展開住辦合一的生活模式,也結束往返高屏兩地的日常。

 
 
 
 

Q:還記得進駐自己第一個家的心情和想法嗎?那時的空間大致為何?



Ivan(以下用 I 代稱): 第一個家就是創業時期,用充滿熱血的心情在規劃。

那剛好是一個緣分,我也因為那個房子,才滿相信老房子跟人的連結。這間房子原先賣很久都賣不掉,一進去,除了三角形的畸零基地,裡面全都是漏水跟壁癌,當時我覺得,必須要想辦法透過設計解決各種麻煩,讓人家進來這空間感到舒服、有生活感的。一樓最大的空間,留給洽談桌跟料理區,其餘還有臥榻區跟採光天井;辦公室則夾在小小的五坪夾層中,我站起來都可能快要撞到樑。就這樣,在那裡面撐了大概5年。

 
 
 
 

I:當時我還是單身,下樓就是上班,上樓就是下班。我那時候就很喜歡混搭,第一次可以設計自己住的空間,也希望把家跟工作的地方稍微區隔,便刻意讓風格落差大一點,透過衝突的材質跟色系搭配,混合出特別的風貌。

 
 
 
 

Q:第一個家可以說完全是你個人主觀的想法。後來開始有了太太跟小孩,陸續再度搬了幾次家之後,想法上有哪些不同?



I: 我跟太太Emma及第一個小孩菘菘搬入第二個家時,抱持一份在規劃自己幸福的心情,融合太太喜歡的古典線條,我對水泥質感牆面的偏好,用有點衝突的設計營造不一樣的空間風格。

 
 
 
 

由於我一部分工作時間會轉移到家裡,結合客廳廚房、工作書房的公共區域,顯得愈加重要,而房間就做得較小,僅供睡眠使用。這次的經驗讓我了解到哪些是實用的,哪些不是,也讓我日後跟客戶溝通,會去了解「你覺得你多久會用到這個東西?」如果一年內都用不到的,我會建議不用提早擔心或太提前規劃,真正要用時再來討論,相對比較實際一點。

 
 
 
 

I: 後來因為有了老二亮亮,同時間也在找新辦公室,反而誤打誤撞,房仲推薦這個很大的空間。正好老大活動力很強,我們就搬到在頂樓的樓中樓老房。

 
 
 
 

I: 這個家有點像透天厝的概念,那時 Emma 懷孕又很忙,於是我們試圖找到最短的家事路徑,讓媽媽輕鬆一點。另個設計主軸以孩子生活為焦點,像是一大面牆的洞洞板,讓他們練習從外面回來把東西放好;也配置整面書牆,藉由不同高度分類大人跟孩子的書籍。


我們開始有蠻多留白,讓剩下的空間都是活動家具。家具蠻像家人的,我們一起經歷了幾個家,直到現在這裡也是,蠻多以前的家具跟著搬來。

 
 
 
 

I: 再來就是搬到這邊了。疫情過後,許多生活模式跟工作狀態都有所調整及改變。由於新辦公室換到另一個地方,加上想住離家人近一點、第三個孩子出生,未來孩子會需要自己空間的考量,才決定搬來現在這個家。

 
 
 
 

I: 在這裡,我們更尊重自己的想法,有蠻多個人的空間,工作時間的佔比也再做調整。以前花很多時間在工作,但我現在思考的是「如何分配好時間」,做得更精準;拿著筆電坐在餐桌或沙發,都可以開始工作,而 Emma 也有一個小工作室。孩子除了在公共場域玩,亦有自己的區域,一些較為鬆散的玩具,就在房間裡玩。

 
 
 
 



我希望公共空間是要大家一起維持,孩子的房間則是自己維護。儘管沒辦法一次到位,但至少可以逐步練習,所以他們從小就會擺這些東西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孩子越來越大,會不會也開始對房子有意見?


I: 之後我們會分享一個蠻有趣的小影片。菘菘搬來這邊已經5歲多,亮亮也3歲了,在這之前,我們全家一直是睡在一起的模式。平時我會帶他們去工地,還有一些家中有小朋友的屋主家裡,所以他們都夢想有自己空間的狀態,對於新家充滿想像。我們討論到「希望自己要睡的房間有什麼?」後來,不僅把他們設計的房間畫成 3D 圖,還在現場放樣跟孩子確認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你收藏的設計傢俱,都捨得讓小孩使用,還可以在客廳投籃,你怎麼看待這件事?


I: 我有收藏一些老家具,這些好東西本來就是要被拿來使用,自然會有陳年痕跡跟時間感。對我來說,那是物件跟使用者的連結。買這些家具,也是希望孩子能直接去用,所以我比較不擔心這個。


同時間我也會告訴他們盡量小心,儘管一定很難避免,但若不小心有什麼損傷,至少他會有深刻的體驗,知道為什麼多了一條刮痕,如果在意,下次就會再小心一點。這樣的溝通方式,我想比一直禁止來得有效。至於家裡玩的籃球我們有特別挑過,它是軟而有彈性的靜音籃球,怎麼拍都不會有聲音,也不會吵到樓下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Q:家中你最在意哪個空間,為什麼?


I: 這件事蠻重要的。我們規劃新家多半會幫女主人設置更衣室和化妝臺,但後來發現很少有先生的獨立空間。我自己蠻在意收藏的空間跟浴室,所以取消一間廁所,變成自己的書房跟大人玩具收藏室。而浴室對我來說,是蠻重要的放鬆空間,如果身體不適或疲累,我喜歡泡熱水來舒緩身體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每一次搬家是什麼樣的過程?



I: 搬家會有整理打包的過程,從很多次斷捨離的經驗,才發覺什麼東西是「想要」跟「需要」。有些東西這樣用就好了,不見得需要去添購,也會知道下一次規劃時,什麼樣的狀態是更符合自己的需求。




未來有機會,我們希望可以從無到有,自地自建蓋自己的房子。回到房子和生活最單純的樣子。

 
 
 
 

Q:藉由不同的作品呈現,你想傳遞什麼樣的意識和生活概念?


I: 我覺得因為我一直在做不一樣的事情,所以現在對這個行業,還是蠻有熱情的。使用設計素材時,我希望是多變跟多樣化,來源可能會是搭配屋主喜好、空間的個性、環境取材等因素,這樣就可以保有創作的獨特性。也因此,我們很認真去挖掘每個屋主的個性喜好。


現階段我希望空間不要做那麼滿。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自己未來的生活空間是什麼樣子,當然設計師會提供他的專業,滿足你的一部分生活,但最後日子是自己在過,所以一個地方留白是好的。而且某一個方面我覺得,如果屋主願意把一面牆留白,那也是奢侈的 ——因為你知道自己不需要那麼多。

 
 
 
 



一個家裝潢好了,我不希望它就是完成狀態,永遠都長這樣。就像每個年齡喜歡的穿著有所不同,家庭成員的心情也會逐年轉變,所以我留給屋主的是一個動態的家。可能他們去哪邊旅行,突然被啟發想要挪動家具位置,那都很棒,是一直在變化且多樣性的流動形式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那你如何從不同屋主的生活面去分析,進而說服他們這些概念?


I: 現在越來越多人有個人的品味習慣和想法,也越懂得如何表達自己要的東西,我們就是用慢慢聊天的方式,去帶領他講出想要的東西。經手過那麼多住宅,自然會累積很多家庭的生活故事,這都沒有好壞對錯,只是究竟適合不適合他們現在的狀態。所以我會分享蠻多故事案例,他們聽一聽他人的經驗,可能就會有所調整。

 
 
 
 

I: 我們還會藉由請業主詳細填寫需求表格的方式,進一步瞭解彼此。寫表格有幾個目的,第一是表格寫好,我們會提醒業主之後規劃的時候,不要漏掉哪些事情。除此之外,很多人對新家充滿期待,容易趨於過度理想化,離他們現實的生活習慣有段距離。於是後來我會請客人拍攝家中現況,先解決當下照片中的問題就很好了,無須去為了新的環境,又要調整自己來符合新的生活習慣。





再漂亮的風格,如果你生活不是這個狀態,那只是設計師在設計自己喜歡的作品,屋主則過屋主的生活,二者是沒有融合的。先梳理完生活用品,再來講美的東西,可以維持比較久。

 
 
 
 

Q:今年去米蘭展有什麼特別收穫嗎?


I: 這算是我們第2次去米蘭看展。設計面有越來越多家具廠商重視環保跟回收再利用,傳達更多實務性的考量,也看到實際使用面的東西。我想未來不管是建築以及家具,這不再只是趨勢,而是現在進行式。



生活面來看,由於我們完全自由行,住在當地的 Airbnb 以更融入當地,認識他們的生活方式,也發現原來人家是這麼慢活。住屋儘管空間不大,還是可以做得很精緻,很有自己的風格,也印證軟裝在空間產生的行為改變,其實差蠻多的。而當地的空氣、院落氛圍營造,對待三四百年前保留下來的古建築精神,都蠻值得去參考跟學習的。


 
 
 
 
 
 

採訪|Jamie Lo . 編輯|ChichiL
攝影|Jamie Lo、ChichiL
照片提供|陳鴻文(Ivan)
 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