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日常留給自己!十合室所為屋主的第二人生預留了一把鑰匙,打開一方「剛剛好」的生活餘地

 
 
 

開啟第二人生的鑰匙,從來不是為了成為另一個人,而是最終回到自己身上。

走過太多為了適應而妥協的時光,我們逐漸習慣將日常過成功能表,把身體安放進格局,把時間切割進行程。直到某一刻,才開始意識到:生活的質地,其實藏在那些再小不過的細節裡。光線灑進的方向、坐下來剛剛好的桌高、收納與展示的位置,這些不再只是設計選項,而是一種調整自己的人生方式。

當我們願意正視這些渴望,空間就不再只是用來吃飯或睡覺,而是回應每日生活樣態的場域。開啟那扇門的鑰匙,也同時溫柔地打開了一種剛剛好的日常,讓人重新與自己對齊。

 
 
 
 
 
 

為生活,裁一身剛好的秩序


真正的秩序,不來自制式公式,而是從生活肌理中生長出來的默契。它藏在一個手勢、一段動線裡,或是轉身剛好掛上大衣,打開抽屜正好取到慣用器皿,甚至是雨天回到家時,傘尖自然落入玄關一隅預留的散架中。十合室所相信:設計不是加法,而是回到人本,以身體與時間為量尺,為生活裁出一件貼身的衣服。

這座為退休夫妻打造的住宅,是一份貼近生命轉折的空間提案。設計來自觀察居住者如何使用空間、如何在日常中移動與停留。於是,牆體退居幕後,退讓給光線與動作。客廳、餐廚與書桌如同浮島,散布於場域中,彼此不干擾,卻共享著同一片寧靜而自由的光的海域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在共享與自處之間,保有剛好的過場


設計團隊從使用者的行動軌跡出發,重新編排中島、餐桌與書桌之間的相對關係。弧形收邊中島與餐桌一體成型,桌面選用溫潤木料,搭配鐵件與特殊塗料處理的細節,構成空間中溫柔卻穩定的核心,既是兩人對坐共食的場域,也能成為招待來訪友人、閱讀、發呆或討論生活瑣事的地方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不遠處的書桌區,則像是一種延伸,也是家的另一種使用狀態,靜靜座落於沙發背後,是男主人在家工作的基地。靠近電視牆的位置,方便筆電畫面投影於大螢幕,也維持了工作時的獨立性與日常生活的連續性。在這樣開放的公區中,透過尺度與材質、流線與距離,讓共享與自處之間,有了剛剛好的過場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牆界之外,是光的自由領地


空間的節奏真正發生轉變之處,藏在主臥與衛浴之間那道斜切牆。設計師未採用傳統方正格局,而是以斜角處理動線轉折,使日常起身、走動、靠近,都多了一份柔軟與鬆弛。光線與窗景得以順勢穿透,動線也不再有尖銳的阻斷感。

而這道斜角也作為引介,通往一段細緻內斂的私密空間。主衛浴的配置延續相同的設計語言:浴缸與玻璃隔間錯落排列,讓動線得以順手穿行,視線不被打斷;光線灑落其中,與石材質地交錯,形塑出一種介於通透與靜謐之間的泡澡場域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雙洗手台的配置,回應共居安排。即使兩人同時使用,也能彼此不打擾,各自保有從容

 
 
 
 
 
 
低彩度木皮、礦物塗料與白牆構成安靜的基底,讓居住者的物件、習慣與日常成為真正的主角。十合室所透過一次次的對話與調整,將生活習慣轉化為設計語言。

空間在這裡不再是被填滿的框架,而是為第二人生預留的一方剛剛好的餘地,讓人得以慢下來,專心過日子。然後,把日常,留給自己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LIVINGLin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