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專訪 ] 品牌設計顧問 PHDC 主理人 Shibo & Small ㄧ 汲取多元靈感,全方位塑造風格品牌的樣貌與獨特性

 

左至右:Small / Shibo / Jamie

 
 

在瞬息萬變的時代,品牌不再只是一個商標或是名稱,它是一種承諾,一段故事,呈現的不只是商業價值,更多的是消費者與產品之間微妙的情感線索和連結。當我們提到某個喜歡的品牌,腦中浮現的往往不僅產品本身,還會想到與其相關的感受、性格調性,相處的記憶。這麼說吧,成功的品牌策略,能使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裡脫穎而出,打動消費者的心。

 
 
 
 

為了深入了解品牌形象背後的策略和創想思維,我們前往大稻埕,拜訪品牌設計顧問 PHDC 主理人許博軒(Shibo)和陳吟雯 (Small)。曾經手過 cama café、金色三麥、U.I.J 友愛街旅館、OVO 等品牌的 Shibo 和 Small,擅長為品牌刻畫獨特的性格,別於挹注強烈設計師風格,他們喜歡讓每個品牌,由內到外,各自展現最適合的樣貌。


這天,我們在他們開設,結合咖啡店(TWATUTIA Coffee & Co.)與生活選物店的 A Design&Life Project,分享從事品牌設計的觀點和經驗。

 
 
 
 

Q:什麼情況下開始從事品牌設計?



Small: Shibo 在紐約學的是設計,我讀的是時尚相關,那時就想畢業後回臺灣一起創業。一回臺灣,由於一方面不了解市場,我們就討論給自己 3 年的時間去外面公司看看,時間一到就辭職創業。


Shibo: 其實我們10歲就認識了(全場驚呼!)。我們以前是國小同學,後來去紐約讀書才又重遇。當時的時空背景,大多是廣告公司才有足夠的預算和資源可以進行品牌設計。由於品牌設計的內容不只設計,更涉及策略和行銷面的考量,所以他們會把某些專項例如 logo 設計,外包給其他小公司。我們那時就接觸到這類外包的案子,但常感到受限,因為策略和大方向都由他們決定,我們只是執行設計,後來就果斷決定不再接這類的工作。


Small: 那時還是傳真機的時代。我記得一次跟大公司合作的金額相當可觀,有一天,在傳真機不斷印出匯款資料的當下,我就告訴自己:「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,不要再接這樣的案子。」因為我不希望為了賺錢,沈溺於這樣的工作模式。於是我們開始 —— 「PHDC 是專門做品牌設計的公司」。

 
 
 
 

Q:剛創業時期,為什麼會想做線上刊物《Design&Life》?



Small: 最初的想法是先從線上雜誌,僅需要2人便可完成的事情開始。


Shibo: 公司剛成立,《Design&Life》是可以初步接觸所有市場的內容媒介。我們每個月推出一本超過100頁,完全免費的全英文雜誌供大家閱讀。我們兩個一起發想內容,我則負責設計。起初是提供 PDF 供大家下載,後來隨著線上觀看平台的興起,也收到 ISSUU 邀請進駐到他們網站,讓讀者能夠直接網上翻閱。




製作《Design&Life》刊物,我們接觸到世界各地的讀者,也獲得媒體報導和獎項,還因而結識一些國外設計師和插畫家,真的很有趣

 
 
 
 

Q:客戶通常怎麼找到你們?



Small: 通常客戶找到我們,已經有做好功課,不會是在跟不同的設計公司進行比較,甚至現在蠻多客戶就只有找我們一家,這也反映出他們是理解我們在做的事情的人。


Shibo: 現在的市場處於品牌意識的過渡期。滿多客戶都是在進行室內設計以及其他準備工作後、快開業前,才來找品牌設計師,把 logo 設計放在流程的最後一步。但實際上品牌設計師應該早在過程的前期就參與,才能充分確保空間和品牌形象的一致性

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後來會涉足空間設計。開始有客戶會意識到空間跟品牌好像關聯性不高,但那時來找我們的時機點有點遲了,只能用點綴的方式佈置空間,較無法從根本整合品牌和場域。

 
 
 
 
 
 


品牌要成功,設計只是其中一件事,整體的營運模式,行銷策略到動線環境,每一環節都是重點

 
 
 
 
 
 

Jamie: 很多空間設計師會設計問卷表單請客戶先填寫,你們也會設計好一個東西請顧客填寫嗎?


Small: 早期我們會提供像是 pricelist 的清單給客戶選擇,不過這幾年開始,我們更傾向先跟客戶交流,探討需求,再提供他們建議。


以往 Branding 最後一步就是製作品牌識別的規範,還要印成實體本 guidebook,現在趨勢則是電子化、越來越輕薄;logo 要有辨識度,但是規範越來越彈性,跟以前制式的模式完全不同。


Shibo: 講到規範,其實現在很多連鎖品牌都注重「連鎖但不複製」的原則,開很多間店,但是不要每一家長得都一樣。如果我們給出很嚴格的規範,品牌分店容易失去獨特性。不過這也對後續空間設計師來說,會是一道難題:如何在保持品牌連貫性的同時,讓每間門市各有特色,呈現品牌的核心價值

 
 
 
 

Q:操刀新品牌比較有難度還是品牌重塑?



Shibo: 難處不一樣。創立新品牌要讓所有人認同它的形象;而更新舊品牌,又要確保消費者能辨認出原本的品牌,都是一種挑戰。


Small: 其實最後都在解決人的問題。無論是家族企業的第一代與第二代間的衝突,不同部門之間的隔閡,我們都必須整合各方面的意見和資源。




Q:那麼剛接洽一個品牌案件時,你們會如何開始進行?



Shibo: 第一步通常會與主要決策者進行多次的溝通,了解品牌的核心思想,品牌精神、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,以及商品的優缺點。往往在交談中就會獲得一些靈感,發掘甚至可能老闆還未察覺的品牌價值。

 
 
 
 

Q:Rebranding 時會怎麼判斷問題或可能的創新點,並確定改變的方向?



Small: 我們會先分析,了解問題的根源究竟為何;有時可能不是設計面的問題,是商業層面的問題。接著等到與客戶有某方面共識之後,才去做設計上的微調改變。


以 Rebranding 來看,多數時間我們會跟客戶說不要改太多,一旦改太多,基本上就跟原來品牌沒有太多關聯。而這已經不叫 Rebranding,就是一個新的品牌。若能從原有樣貌找到可以更新的特點,當然是最好的。

 
 
 
 

Shibo: 一個 business 要不要賺錢,不只設計,還得審視產品還有策略部分。有開店的話,可能是動線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...... 這些都是會跟客戶討論的內容。Small 去紐約唸書前是學會計,具備商業思維。她會協助客戶分析價格、檢視成本策略或餐廳的菜單配置等問題。


Jamie: 真正的設計思維是結合各種面向的 total solution。你們很清楚自己的底線,哪個時間點該做什麼、該堅持什麼,哪些東西可以說服客人,你們都擁有極為一致的觀點。

 
 
 
 

Q:在品牌設計的過程,你們是否堅持什麼樣的核心理念?



Shibo: 有一點我自己很堅持,我覺得做品牌,不可能每個品牌做出來都是相同的形貌。我不希望一直做同一種風格的東西,對我而言,應該要真實呈現品牌特點,而不只是設計師的個人風格。所以我們始終保持多樣化的特性。


這或許跟在紐約唸書的經驗有很大的關聯,一個多元的城市,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,能汲取的靈感也是非常多樣化的,在思維上會有所不同。

 
 
 
 


每個品牌都應該具有其獨特性


 
 
 
 
 
 

Q:根據經驗,什麼樣的因素會使一個案例較容易成功呢?



Small: 品牌會不會成功,我第一個看的是客戶的服務和產品。這個到底有沒有價值?就算過去有價值,現在或未來有沒有價值?這很重要。如果我覺得未來不會有很好的價值,就要想辦法用設計賦予它「價值」。


現在生意強調的是複購,東西會不會讓人一買再買,想要跟朋友介紹?而要能做到這件事情的,唯有回到服務和產品。


Jamie: 當產品就是平庸的話,你如何讓品牌增值?


Shibo: Small 會試著改變那個產品。她會跟客戶探討產品是不是可能有哪些問題,如果品牌方能接受建議並嘗試改變,也許整體質量都會提升。假使客戶堅持自己的想法,我們就會退而求其次,用設計包裝的角度來執行任務。

 
 
 
 
 
 

Small: 有時停留在表面的包裝,沒有太大的意義。我們很久之前做過裕珍馨,它是非常好的餅店,但是大餅的問題就是太大了,對外國旅客來說不好攜帶。後來我們想辦法說服,請客戶測試出適合伴手禮大小的縮小版尺寸。


其實在經手的過程中,我們常會發現很多東西本身沒有問題,需要改變的是心態

 
 
 
 

Q:你認為新時代的設計師,什麼樣的技能變得更加重要?




邏輯思考應該是未來設計師要具備的工具



Shibo: AI 是不可避免的趨勢,想運用 AI 工具的話,可能要多去訓練理性的能力。關鍵字下的好跟不好,產出結果會差很多。轉化成品牌設計的觀念,就是你對「品牌概念」清不清楚?指令越明確,表示你對概念非常清楚。

 
 
 
 

Q:最後,你認為你們現在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?



Shibo: 這些年來,我們算是見證了品牌宣傳方式的巨大變革。現在比較像在深度企劃一個品牌,擬定最重要的背後概念,風格策略,甚至活動的想法。美感固然還是很重要,但只是好看,內在沒有實質價值的話,客戶也不會買單。


Small: 所以我們「一定要改變思維」。在這個世代,即便具備了設計這個最重要的工具,還是得更進一步,擁抱其他現今需要的能力和知識。

 
 
 
 

採訪|Jamie Lo . 編輯|ChichiL
攝影|Weng
 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