訂製生活的溫度:用日常碎片拼出家的真正形狀,轉化成人生理想的放大器

 
 
 

家的樣貌,是情感關係的縮影,也是生活軌跡的投影。它承載著居住者的生命經驗,也映照著對未來的想望。對建築與空間設計而言,往往正是這些願望與記憶的具象化過程。然而,所謂理想的居所,從來不是為了裝飾而建,而是為了釋放曾被壓抑的夢與渴望——兒時的期待、未完成的夢、記憶的片段,甚至是歲月積累下來的養分。這些細瑣的日常,如同散落的拼圖,一塊一塊拼湊出家的完整模樣。

位於高雄的一處透天住宅,乘載著一家人對生活轉變的期待。屋主夫妻為了讓年幼的孩子擁有更寬敞自由的成長環境,從大樓搬入透天宅,只為實踐心中那個能自在呼吸、恣意探索的理想之家。

 
 
 
 
覺引設計運用「訂製生活」為軸,捕捉居住者日常輪廓,讓生活的碎片有機拼接成真正活著的家——男主人對音樂的熱愛,是心靈寄託;女主人對教育的堅持,為孩子構築夢想基石;拼圖與樂高,則是親子互動最甜蜜的時光。而偶爾的親友聚會、品酩與觀影,也讓這個家多了幾分大人專屬的閒適與溫度。


串連家的每一種片段,構築人生的共鳴箱


靈感圍繞著「情感的凝聚與分享」而展開。設計師摒棄制式化的風格框架,選擇回到空間的本質—「人」。他們相信,家的形狀應該由居住者的習慣與渴望構成,從家庭互動的節奏、嗜好的實踐,到對未來生活的期盼,皆成為設計骨架中的溫柔脈絡。整體空間隱隱織出回字型結構,讓空間不只是流動,更像一種情感延展。

全室色彩語言以明亮自然為基底,選用大量木質、米白與柔灰調,打造出溫潤放鬆的氛圍。舉步入內即可感覺紓壓沉靜,成為情緒得以釋放的避風港。
 
 
 
 
 
 
一樓車庫的腳踏車牆,不只是回應屋主的喜好和習慣,更像家庭休閒生活的起點,那些與自然接軌的日子,串起一家人共享的週末記憶。

 
 
 
 
二樓為家的核心。開放式的客餐廚設計拉出生活的寬度。大中島如同家的心臟,檯面選用深色材質,成為空間視覺重心,揉合雲彩般的磁磚,不僅穩定整體調性,也注入空間個性與力量。既聚攏家人,也儲存日常溫度,全家人在此拼圖、玩樂高,分享生活瑣事

 
 
 
 
 
 
玻璃、金屬、鐵件等現代材質適度穿插於展示櫃與家具中,與木質溫度形成微妙平衡。沙發背後轉換為書桌區,讓陪伴與專注得以並存,生活的節奏更加從容

 
 
 
 
三樓主臥靜謐而有秩,透過獨立更衣室讓收納與睡眠自然分區;四樓規劃為兒童房

 
 
 
 
五樓為親子共讀書房與男主人進行音樂創作的工作室

 
 
 
 
音樂工作室採用特殊材質的進口立體吸音板與吸音天花,不僅滿足音場需求,立體造型亦為空間增添雕塑感與專屬性

 
 
 
 
六樓則是健身房使用

 
 

家的溫度,是貼近生活的模樣


「設計,是讓家的形狀,更貼近生活的模樣」— 對覺引設計來說,「訂製」並不是把空間變成某個人的專屬,而是讓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最自然的樣子。總監陳志伊透過真誠的對話與精準的詮釋,為這戶人家訂製出一處有溫度、有故事、有未來的棲身場域,是專屬這一家人的訂製生活溫度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LIVINGLin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