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สบาย!今天也要放鬆慢慢來」專訪泰式家居選品店「Sabai Today」店主 Marco 與小茜:從對泰國文化的熱愛出發,打造凝聚感官記憶的生活提案場域

 
 
 

我跟大見室所總監 Marco 認識也有一段時間了,長久以來都知道他很喜歡去泰國旅行,對當地相當熟門熟路。有一天我發現 Marco 從 tourist 變成一個 traveler。這兩個字的差別很微妙。觀光客是去到處看、去踩景點、有來過就好;而旅行家,是會真正走進去當地生活、體驗、品嚐在地常民風味。聽他們聊起當地的氣味、濕度、天氣變化這些細節,感覺就像是把生活攤開來感受。

這樣的感動,也慢慢轉化到 Marco 作品裡,常常會看見一些當代泰式設計語彙被自然融入。甚至他還學起了泰文,可以跟當地人對話。我看他在談起那些關於泰國的事物時,眼神語氣都洋溢著濃厚的熱忱。

後來得知他和太太小茜開設「Sabai Today」這家店,令我滿驚豔的。那份驅使他們往前的動力,不只是熱情,還兼具了長年累積而來的設計專業、在地觀察與熟悉度。於是快速與他們敲定時間,隔天便南下台中進行訪問。

 
 
 
 

當天議題就從這份熱愛開始聊起。自設計師跨足為泰式家居選物店店主,他們如何把對泰式文化的喜愛,從空間、選品,到品牌經營的邏輯,延伸進生活各個層面,讓大家更認識他們眼中的「泰式生活感」。

 
 

Sabai Today 店主小茜與Marco

 
 

會做這件事,真的是因為喜歡,出於興趣才去做


每次從泰國回來,Marco 和小茜總會懷念當地的一切,那些難以複製的氣味與奔放的氛圍,成了他們一再回訪的理由。「泰國的魅力之一,在於它的高反差衝突感。那裡的食物美味、氣候宜人,當地人也隨和親切,但同時你也會感受到街景的凌亂、錯綜的電線、混亂的交通,甚至某些角落散發出不太討喜的氣味。但這些當下未必會讓人喜歡的印象,卻總會在你回國後,反覆浮現於腦海,畫面揮之不去。」

而在設計領域上,泰國也有著令人驚喜的創意能量。大膽、直接、不設限的設計風貌,是另一個豐富的靈感來源。他們一次又一次慢慢走進在地人的生活節奏,去的季節,內容行程都不同。這份長期積累的熱情,沒有止步於旅遊結束的回憶,而是逐漸在現實生活留下軌跡,轉化成 Marco 最初將泰式元素帶入設計的起點,推動他把喜愛轉化為具體的生活場域。

 
 
 
 
 
 

「Sabai Today」的誕生,起自於一份純粹的喜愛與長時間以來的興趣延伸。Marco 表示,其實開選物店的念頭早就存在,只是遲遲尚未啟動。直到 2022 年疫情趨緩,他開始思考,除了設計之外,是否能為人生開展另一條路線,這才正式啟動與品牌談代理、選品、找空間等事務。

與其說是單純創業,這家店更像是回應一份他們始終珍藏在心底的念想,「否則如果從商業角度來分析,可能店就開不起來了」。透過這個場域,他們期盼讓更多人接觸泰國文化,理解當地選品背後的生活理念,並重新感受「慢下來、輕鬆一點也沒關係」的豁然態度。

 
 
 
 

Q:選物店店主就像生活風格的策展人,對你來說,這家店想傳達的是什麼樣的「泰式生活態度」?



Marco: 我們把這家店命名為「Sabai Today」。「Sabai」在泰文的意思是放輕鬆、慢慢來,Sabai Today 就是希望大家「今天也要慢慢來哦」的感覺。平常設計公司生活節奏相對很緊湊,所以還是會提醒自己,要回到那個初心:慢慢來,什麼事都可以輕鬆一點面對。

Logo 圖案是一隻老虎趴在山竹上休息。泰國原生種老虎是印度支那虎(Indochinese Tiger),山竹又是他們常見的水果,我就把這兩種我很喜歡的元素組合一塊,添加一點幽默感來呈現 Chill Chill 的反差,也剛好呼應了「Sabai」輕鬆的精神。

小茜: 我們不是開在熱鬧的商業區,店門口出去右手邊就是個傳統市場,小小的、窄窄的,這種感覺就很「泰」。我們店在市場裡面有點突兀,想來的就會知道在哪裡找到我們,有種很泰式的衝突氛圍。

但當喜歡的事物變成工作之後,好像又不那麼 Sabai 了(大笑),這又是另一種泰式衝突感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你們初步怎麼劃分哪些東西要作為銷售品項?



Marco: 很多東西其實是因緣際會慢慢加進來的,就像是播下一顆種子,再讓它慢慢茁壯起來。

因為我們本身做空間設計,起初便以家具為主。除了找 B2B,也會跟設計師合作。在我們的案場搭配泰式設計傢俱,也能創造別於大眾常見的設計,讓作品具備差異化,更有辨識度。

但後來發現,泰國家具在台灣算小眾中的小眾,真的能接受的客群還不多。所以我們進而轉向思考,有沒有一些更生活感的東西,可以讓人從「記憶」或「感官」產生共鳴。因此香氛、香水類的產品就開始慢慢加入,成了我們目前的主軸選物內容。

 
 
 
 

小茜: 我們早期去泰國的時候,就是單純在旅遊。到了中期開始會去一些展覽,後來就覺得,好像已經不只是旅遊了,而是多了份「生活」的感覺。我們會想,什麼樣的生活是可以帶回來的?透過這些東西,讓自己更有回到當下的感受。

「氣味」和」「音樂」對我來說是很深刻的媒介。你在旅行中聽到什麼音樂、聞到什麼味道,那些感官會留下記憶。回到家,再次聽到那首歌、聞到熟悉的氣味,就會立刻想起當時旅行的畫面,回到那個當下。

在選品這件事上,我們希望忠於自己的理念來做。所以選進的家具品牌,也都是在泰國當地生產。除了主要產品,我們也加入一點活潑的元素,像 T-shirt、背包這類的小物,讓整體更有生活氛圍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Q:你是透過什麼方式找到店內這些品牌的?



小茜: 透過實地探勘的方式,包含當地展覽或店家,都有可能。我們比較想找的是小眾、富有個性的品牌。所以通常會是現場體驗到、喜歡的,就先帶一些回來。一開始先看包裝、看設計,覺得不錯,再去了解它們背後的理念:觀察他們為什麼把包裝做得這麼好?為什麼這個品牌會讓人覺得特別?接著實際去逛他們的實體店,感受空間給人的感覺,是否跟視覺呈現出來的質感一致。

店內空間用心,走進去的體驗也都很好,那時候才真的決定要去接洽合作。現場體驗對我們來說很重要。透過實際走訪,我們可以更敏銳感受每個品牌營造的氛圍,也才能確定它是不是真的適合放進我們店裡。

 
 
 
 

小茜: 另外我們自己很喜歡清邁,每年都會去一趟。那邊步調更慢,物價也相對更親民。每次去旅遊,常常會帶一些小東西回來,先擺在店裡試試看,看客人有沒有興趣。如果反應不錯,就會再深入討論看是不是可以多進一點。像現在店裡有些藤編的東西,就是這次去旅遊帶回來的。

由於有自己喜歡的成分在裡頭,推薦給客人時,會比較有感覺,不只是因為「賣得好」的商業考量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Q:當你現在擁有這麼多元素與素材可運用,這間店會不會讓你對未來的設計方向產生什麼影響或改變?



Marco: 其實會。我想要做更泰式的空間,但因為台灣能接受這種風貌的人真的不多,大家還是比較習慣主流的調性,所以我現在希望可以先把家具慢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,讓更多人知道,有一家店在推現代的泰式家居。這裡頭有一些東西,是我們用自己的觀點,去看待、去詮釋我認為的泰式生活。

這也是我們想開實體店的原因之一,這個店就是完整的體驗場域,大家可以走進來、聽我們說故事,好好感受每一個選品的質地和氛圍。而且有趣的是,很多人原本只是來逛逛,結果看一看就開始問這個是什麼漆?這是什麼東西 ...... 對空間的感知也被激發了,變成家具、香氛跟空間設計彼此互相加乘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除了空間與選品,還有沒有其他你想延伸實踐的方向?



Marco: 開這家店之前,我其實是想在泰國開洗衣店跟冰店的。有段時間每次去泰國,都在看店面的點。只是因為當地法規等相關事務比較複雜,就先暫停了。但是這個計畫還沒要取消,我還在做這個夢!




Q:很多人都有開設或銷售品牌家具店的想法,但真正付諸行動的人不多。你覺得是什麼讓你們真的去做,走到現在?



Marco: 我覺得關鍵是熱忱,還有我們真的很喜歡這件事情,才會一直投入下去。有些人會問我:「你做這個,那設計怎麼辦?」但實際上我們一直有在兼顧本業,設計還是照常在做。

我也希望貿易這部分,有機會發展成另一個事業的起點。代理、談經銷、鋪貨、找通路,這些是我下一個階段想要拓展,去學習的功課。

 
 
 
 
 
 

小茜: 面對不同領域的事情,因為有熱情,你就會想要把這份熱情延續下去,把它完成。雖然它變成了一門生意後,過程難免會遇到辛苦的事,但那份喜歡還是會讓你覺得開心,值得繼續前進。

做設計對 Marco 來說,是在一個限定範圍之內要做的事情。可是做泰國家居選物,他能跳脫原本的框架,「我就是要像泰國人一樣這麼 Sabai,想做就要做啊」,他在與泰國的連結之間,有一塊安放自己心靈的歇息之地。像我們自己家,也是很泰式的風味,儘管這類的設計還是很小眾的小眾,但自己做的開心很重要。這家店在某種程度上,也是我們生活的一種回望與選擇。

 
 
 
 

Q:最後,請跟我們分享幾個你自己私心推薦的品牌



FLO
前幾年開始,我就會去泰國的設計家具展看展。FLO 這個品牌,就是我看了兩三次展之後決定合作的。他們原本就是在做家具製造,現在換成第三代接手經營,除了設計變得更現代,原本幫國外代工累積的穩定工藝品質,促使他們在一些細節上做得很好。比如導角的處理,還有工法上的差異。最重要的是,家具的價格也不貴,這讓我們在推廣時很有信心介紹給設計師或是業主。


Niiq
Niiq 是用芒果木做為家具材料。Niiq 的茶几可以兼作椅子,蠻輕巧、實用好搭配,也不會太重。

 
 

FLO 家具與 Niiq 圓凳 

 
 
 
 

KAAJORN
KAAJORN 是產自清邁的香氛品牌,強調純淨與質感。他們以回憶為靈感,將有機大豆蠟裝盛於陶製的容器中,讓大家感受充滿手感與天然的細節。此外他們所有包裝,都由泰國在地職人所製,藉以支持社區經濟復甦,十分有意義!有趣的是,KAAJORN雖然在清邁生產,但是目前只有在曼谷買得到他們的產品。(小顆120g/ 售價 NT$ 1250元;大顆 250g/ 售價 NT$ 1800元)


SAISALANG
SAISALANG 是主理人的名字,他是一名調香師。品牌的靈感源自創辦人對不同城市,留下來記憶的味道,每一款都承載特定地點的故事與情感。我們目前進了六款味道,其中五款名稱分別源於泰國當地城市,像是「KRUNGDHEP By the Rain」意涵「雨中的曼谷」,還有一款「KAO AI 」則是在泰國中南部,寓意是大山的意思。唯一一支國外的味道是伊斯坦堡。

 
 

KAAJORN

SAISALANG

 
 
 
 
SABAI TODAY 泰國家居選品 地址:台中市西區永安街35號
時間:Tue - Sat,11:30-20:00
電話:04 2375 4843
IG:查看更多

 
 
 
 


番外推薦
那天訪問結束,儘管 Marco 和小茜接著還有會議行程,仍貼心地為我們延續這趟「台中泰國行」,訂了家泰式船麵專賣店 ก๋วยเตี๋ยวเรือ Eathai, 讓我們在採訪之後好好飽餐一頓。鮮香濃郁的湯頭、Q彈滑順的河粉,每一口都帶著濃濃的泰味。 若你下次來到附近,也不妨將它收進自己的美食地圖。

 
 
 
 

採訪|Jamie Lo . 編輯|ChichiL
攝影|Jamie Lo、ChichiL
 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