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緩為序,構成空間的靜物語法:Karimoku Case 的建築式家具哲學

 

Photo Credit: Karimoku Case

 
 

木頭的時間是緩慢的。在看不見的年輪裡,它記錄了濕度、風向與陽光的方向,也在某種沈默裡,預告了未來將被雕刻成的形狀。在空間裡,一張椅子的位置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視角;一張桌子的尺度,也可能決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。

Karimoku 相信,每一塊經歷了數十年甚至百年生長的木料,都不該只是材料,而是一段尚未完成的時間。 這樣的信念,來自一間歷經超過八十年轉變的家具製造商——Karimoku。品牌起初是木工廠,專為其他產業提供結構部件;隨著時代推進,轉型為設計與製造並行的家具品牌,並在日本建立起極高的品質標準。然而,光靠製造無法回答一個更根本的問題:當家具進入空間,它該如何不只是被擺放,而能成為空間邏輯的一部分?Karimoku 開始尋找屬於家具的結構語言。

 
 

在這個脈絡下,Karimoku Case應運而生。它是一場關於空間與家具關係的實驗,這些作品不像傳統家具系列那樣誕生於設計師工作桌,而是從建築裡長出來,在現場、在光影與動線之中,慢慢成形。家具不再只是放置於空間之中,而是與建築結構共生,與生活場景同步,與人的感知節奏相互纏繞。


從建築裡長出來的家具:Karimoku Case 的空間觀



Karimoku Case Study 的核心設計哲學,是其獨特的「建築式家具觀」。品牌堅信,家具不應只是滿足功能需求的產品,更應作為空間的一部分,參與建築邏輯與場域構成,與環境、光線與人的行為節奏共同運作。這樣的觀點,讓 Karimoku Case 與多數家具品牌劃出一道清晰的界線:設計不從家具開始,而是從空間本身出發。

 
 

Photo Credit: Karimoku Case

 
 

Photo Credit: Karimoku Case

 
 

每一件家具的誕生,都不是來自設計師的個人構想,而是從場域的觀察中慢慢生長出來 — 先有建築、有光影、有動線,家具才逐漸成形,像是空間本身生成的語彙。這樣的設計方式更貼近建築師的思維,也因此促成他們與來自丹麥的 Norm Architects 及日本的 蘆澤啓治建築設計事務所(Keiji Ashizawa Design) 建立起長期且深入的合作關係。

Norm Architects 擅長以節制的語言,描繪人與空間之間的默契,以「柔和簡約」(soft minimalism)的設計風格聞名;蘆澤啓治則扎根於日本建築脈絡,熟悉那些幾乎看不見卻深刻存在的材料處理方式,讓家具如空氣般自然地融入生活。儘管兩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,卻共享對自然材料的敬意、對工藝的堅持,以及對空間氛圍的細膩感知。這樣的對話與交集,使 Karimoku Case發展出一種介於北歐與日本之間、溫潤且內斂的「Japandi」語境。

 
 

Norm ArchitectPhoto Credit: Karimoku Case

Keiji AshizawaPhoto Credit: Karimoku Case

 
 

以工藝回應當代空間:從住宅到咖啡館的現場實踐



Karimoku Case 並不只是設計實驗,更是一場工藝與當代空間的深度交談。每件家具皆在 Karimoku 自家工廠製作,歷經數十年職人制度的演進,融合傳統木工技藝與現代加工技術,讓家具得以長時間被使用,並隨著時間,展現出與空間同步成長的表情。

從材質的選擇、邊角的修整,到與肌膚接觸時的觸感處理,無一不是為了讓家具更貼近生活、融入建築。家具不再只是被放置於空間之中,而是作為「結構參與者」,透過材質、比例與姿態,參與空間氛圍的建立與使用者的感知節奏。

 
 

Photo Credit: Karimoku Case

Photo Credit: Karimoku Case

 
 

• Kinuta Terrace(CASE 01)


作為 Karimoku Case系列的首發專案,Kinuta Terrace 位於東京世田谷區。Norm Architects 與蘆澤啓治設計團隊共同翻新其中兩間住宅,Karimoku 為其量身打造了十二件家具。設計聚焦於自然光線與建築尺度的互動,家具不強調造型,而是以細緻工藝與節制線條,回應空間中木構、庭院與光影的節奏,營造出一種沈靜且開放的生活氛圍。

 
 

Photo Credit/ Karimoku Case

 
 

Photo Credit/ Karimoku Case

Photo Credit/ Karimoku Case

 
 

• Blue Bottle Coffee Shibuya(CASE 02.1)


位於澀谷北谷公園內的一棟兩層建築,由蘆澤啓治負責整體設計。Karimoku 為其製作多款訂製家具,包括 A-DC01 餐椅與 A-BS01 吧台椅,重視觸感與使用者在長時間停留中的舒適性。家具與室內語彙一體成形,兼顧開放性與親和感,使整體氛圍溫和自然,讓顧客在細節中感受到建築與家具之間的靜默配合。

 
 

Photography : Ben Richards

 
 

Photography : Ben Richards

 
 

• LOGY Taipei(CASE 11)


台北fine dining 餐廳 LOGY 是 Karimoku Case在台灣的首度合作。LOGY 融合了精緻用餐體驗與亞洲飲食文化,整體空間選用深色木質調,營造沉穩專注的氛圍。Karimoku 所提供的家具則低調優雅,在光線與材質之間,展現出幾近靜止的秩序感。這些家具以最合宜的姿態完成空間的語調與節奏,建構出令人忘卻時間的藝術,讓用餐者得以沈浸其中,與空間產生溫柔緊密的關係。

延伸閱讀: 和 KAD 芦沢啓治建築設計事務所聊「logy」的設計思考

 
 

Logy 餐廳Photo Credit/ Karimoku Case

 
 

家具可以是慢的,體現共處的可能


在 Karimoku Case 的設計觀中,家具不預設用途,不定義風格,不談侘寂,也不標榜極簡。它們融入空間構成,調節光線、引導動線、連結場域,用極度內斂的姿態,緩緩建立起一種與環境共存的關係。

建築留下了空間的空白,而家具,用最輕的方式填補了那些被生活慢慢擦亮的位置。

 
 

Bang & Olufsen 與 Karimoku Furniture 合作客製款式。Photo Credit/ Karimoku Case

 
 

聊解更多 Karimoku Case 家具
這邊查看

 
 

Photo Credit/ Karimoku Case
Text/ Lin

 

LIVINGLinshopping, object